高原的春風遲來卻堅韌,正如共產黨員的信仰,在雪域高原扎根生長。六安市中醫(yī)院血管外科副護士長范曉敏,以二十載從醫(yī)初心、十余年黨齡忠誠,在臨床一線、抗疫前沿、教學講臺書寫著“黨務工作者”與“白衣天使”的雙重擔當,讓黨旗在守護生命的戰(zhàn)場上高高飄揚。
一、雪域逆行:黨徽在抗疫一線閃光
“我是黨員,我先上!”2022年西藏疫情告急,范曉敏主動請纓加入援藏醫(yī)療隊。高原反應讓她面色蒼白、嘴唇發(fā)紺,每一次呼吸都似含冰碴,卻始終堅持每日巡房?!皶悦艚?,您歇會兒吧!”看著強撐著身體巡視病房的范曉敏,年輕的藏族護士格桑卓瑪忍不住心疼勸阻。她卻擺擺手,眼神堅定道:“沒事,我可以?!碑斠幻刈鍍和掷m(xù)高燒、在缺氧環(huán)境中命懸一線時,她徹夜守在病床前,用溫水擦拭物理降溫,如守護燭火般監(jiān)測生命體征。她牽頭組建“黨員先鋒隊”,帶領團隊24小時響應臨床需求,防護服下的汗水浸透衣衫,卻為高原病房筑起溫暖屏障。山南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抗疫榮譽證書,見證著她以“敏行”擔當將南丁格爾精神融入黨旗紅。

二、匠心創(chuàng)新:黨建引領賦能臨床攻堅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?!弊鳛樾赝庋芡饪泣h支部書記,范曉敏始終堅持黨建引領。她敏銳發(fā)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治療難題,查閱文獻、遠赴上海學習,歷經上千次試驗求證,于2018年研發(fā)“腫消散中藥涂擦技術”,成功申報科研課題并惠及兩千余患者,技術思路獲省級醫(yī)院高度評價。在她帶領下,科室斬獲血管護理專利大賽國家級獎項,2021年以3項科研立項躋身全國護士科研排行榜第二名,7項國家專利授權量位列全國前三。“眾行者遠”——她組織團隊深夜打磨參賽項目,用黨員的耐心與智慧點亮年輕同事的創(chuàng)新之路,讓臨床一線成為黨建與業(yè)務融合的“試驗田”。

三、桃李春風:紅色基因在傳承中煥新
“護理是愛與技術的結合,要像打磨璞玉般精進。”作為皖西衛(wèi)生職業(yè)學院外聘副教授,范曉敏創(chuàng)立“理論-模擬-實戰(zhàn)-思政-反饋”五維教學模式,將黨史中的奉獻精神融入臨床帶教。她曾為聾啞患者手繪術前圖解,用“紙上的暖陽”化解溝通障礙,“別怕,我們都在”——這句寫在紙上的承諾,是她作為黨員對生命的莊嚴答卷;在社區(qū)科普中,把血栓比作“河道淤塞”,用“通渠活水”比喻中醫(yī)防栓,讓老人緊鎖的眉頭舒展;路遇車禍時,她用專業(yè)急救知識挽救男童生命,事跡獲媒體廣泛報道。從病房到講臺,她以“范”立身,培養(yǎng)出一批兼具技術與仁心的護理新人,在2025年臨床教師教學大賽中斬獲一等獎。

四、初心如磐:以“范”為銘詮釋黨員底色
“范”者,典范也。她是患者口中“滿眼是活的護士長”,是同事心中“不知疲倦的領路人”。胸外血管外科墻上,患者贈予的錦旗與“優(yōu)秀護理專業(yè)組長”“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”等證書交相輝映,訴說著她的雙重使命:作為黨員,她在黨旗下誓言錚錚,用行動踐行“為人民服務”;作為醫(yī)者,她以仁心為舟,在生命渡口守護健康。援藏歸來的她,眼角雖添高原印記,眼神卻愈發(fā)堅定——正如大別山的紅土滋養(yǎng)初心,雪域的陽光淬煉信仰,她將繼續(xù)以智慧洞察患者需求,以“敏”捷行動踐行黨員擔當,讓芳華在護佑生命的征程中與黨旗同輝。

從雪域高原到江淮大地,范曉敏以黨務工作者的赤誠與醫(yī)者的仁心,在平凡崗位上書寫非凡篇章。她是千萬基層黨員的縮影,用專業(yè)與熱愛回答著“何為初心”:是高原病房里的堅守,是創(chuàng)新實驗室的執(zhí)著,是三尺講臺上的傳承——當七一的朝陽升起,她的故事正如春風,吹開更多人心中“為黨為民”的芳華。(供稿:宣傳與統戰(zhàn)部)
